歐寶并購:全球汽車業天平向誰傾斜?
發表時間:2009-06-10 08:37:29; 來源:news_from
新華社信息法蘭克福6月7日電(記者郇公弟)在6月1日美國通用破產前最后一刻,通用德國子公司歐寶成功與加拿大麥格納公司達成收購意向。雖然最終的收購完成還要等到9月份,在此期間任何變數都可能發生,但自從2月份通用透露出售意向以來,幾個月間這樁收購案波詭云譎,各類角色紛紛登臺,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商戰大戲。 歐寶本來僅僅是通用的一個"棄子",但在其并購舞臺上卻有三十幾個國家陸續出場――除了美國、歐盟的幾乎所有國家參與外,加拿大、俄羅斯、中國等也悉數參與了這一"國際大會戰"。歐寶這一砝碼傾斜了全球汽車產業平衡的天平?管窺這一并購案,我們似乎能夠看出當今世界汽車業格局的最新變動。 歐寶非"寶" 自從1899年歐寶生產第一輛汽車以來,至今已經有110年的時間,110周年慶本應值得好好慶祝。早在今年年初,在德國呂德斯海姆的歐寶總部大樓外,筆者就看到設計精美的周年慶旗幟已然在旗桿上迎風飄揚。但世事難料,隨后的幾個月歐寶幾乎陷于破產絕境,數萬員工面臨失業,沒有人有心情來慶祝這一活動。如今,周年慶旗幟依然在飄揚,但廠區內卻冷冷清清,偶爾可以看到的只是幾個閑人在廠區內跑步健身。 今年初以來,歐寶母公司美國通用瀕臨破產、自身不保,不得不選擇棄卒保車,通過出售資產來渡過難關。雖然歐寶位列通用第二大品牌,但也依然在出售之列。對通用而言,其首要目的是保住通用的主品牌,并保住它在美國的工作崗位,歐寶卻并不符合這兩個目的。再加上歐寶本身也并沒有競爭優勢,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部分的年景都在虧損,主要依靠母公司的補貼在生存,因此出售歐寶成為通用對其產品結構進行戰略調整的必然選擇。 然而在2月份通用最早表達出售歐寶的意向時,卻無人問津,美國、德國幾大汽車廠都表示對收購歐寶沒有興趣。對他們而言,歐寶非"寶",歐寶的中低檔車型與德國、美國汽車大廠的已有車型是重復的。在當今全球汽車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的時代,對歐美汽車大廠而言自身最寶貴的是市場,歐寶的生產線毫無價值。德國汽車大廠甚至更愿意看到歐寶自生自滅,在歐寶申請德國政府33歐元的援助時,德國的戴姆勒、寶馬等都紛紛跳出來反對。 德國政府也一度打算放棄歐寶,默克爾在3月份曾表示歐寶對于德國經濟并不是"系統性的關鍵"。但歐寶的破產將關系到德國兩萬多名員工的生計,今年適逢德國大選之年,默克爾不愿看到9月舉行的大選有成千上萬的歐寶工人上街罷工游行。最終,德國政府將33億歐元的救援計劃壓縮到15億歐元,但仍然拒絕給予直接的資金援助而僅僅是貸款擔保。對于德國的政治家而言,美國走了,俄羅斯來了,這都不重要,他們看重的是就業崗位還在德國,歐寶也只是一個政治工具而已。 菲亞特"做大"之夢 歐寶所擅長的中低檔車在業界強手如云,在全球汽車產業的第一梯隊中,歐寶儼然是"多余的廢物"。正當大企業為了生存而瘦身的時刻,卻燃起了小企業成長為巨頭的夢想,也燃起了新興國家成為汽車大國的夢想。最終向通用發出歐寶投標書的,是意大利菲亞特、加拿大麥格納以及中國北汽等廠家。毋庸諱言,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他們都是第二梯隊和第二梯隊之外的玩家。 歐寶非寶,但作為天平的砝碼足已?菲亞特在與克萊斯勒聯合后,如果再收購歐寶成功,其總產量將超過德國大眾,位列日本豐田之后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制造廠。正如菲亞特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所言,"從技術和產業角度看,這是一次完美聯姻。"菲亞特號稱"小型車之王",擁有超小型A級車平臺和小型B級車平臺,而歐寶恰好擁有它所沒有的中型C級車和中高檔D級車生產平臺。再加上克萊斯勒所見長的SUV車型和菲亞特擁有的法拉利頂級跑車等品牌,菲亞特所打造的一個大型汽車產業帝國已經呼之欲出。 歐寶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規模,要走自己存活的道路是不可能的,最理想的出路應該是被一家有豐富產業經驗的汽車公司所收購。而菲亞特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確實也是一把汽車產業整合的"好手"。在2004年6月馬爾喬內接手菲亞特時,這個歐洲小型車之王已經在三年內連續虧損了120億美元,手頭的現金就像現在的通用一樣。馬爾喬內在進入菲亞特之前曾經發誓:如果到2007年菲亞特無法贏利,公司就應解雇他。但是到了2005年,馬爾喬內就改變了菲亞特多余的平臺。龐雜的產品、重復勞動、無人為企業負責的現狀,成功地實現了盈利。而在整合"燙手山芋"克萊斯勒的過程中,馬爾喬內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手法。 治重病下猛藥,要使歐寶真正"變廢為寶",在馬爾喬內的歐寶整合方案中給出了多味猛藥,其中就包括了關閉歐寶在德國四家工廠中的一家?對此馬爾喬內表示,"汽車廠商需要控制生產成本以便生存下去。"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馬爾喬內的方案是"認真的"。然而,這卻是歐寶工人和德國政府所最不能容忍的,計劃被關閉的凱澤斯勞滕工廠2300名工人立即上街游行,德國政府自然看重的是工人態度。終于在5月27日通用提價3億歐元之后,馬爾喬內選擇了退出競標。 菲亞特做大之夢破滅,但歐寶也失去一次真正浴火重生的機會、成本是硬約束,規模化已是全球汽車廠商的必走之路。業內龍頭豐田同時也是車型最豐富的廠商,位居第二的大眾也在與保時捷談判合并,合并后的品牌將達到十個?美國三大汽車廠沒落,必然將有一批后起之秀取而代之。菲亞特曇花一現的夢想,也許向我們昭示了全球汽車產業天平傾斜的一種方式。 俄羅斯漁翁得利 在出售歐寶的過程中,雖然通用一直支持選擇單一的投資者而不是一個投資集團。但德國政府以援助15億歐元為條件擔當了這場并購戰的總裁判,最終選擇了加拿大汽車零配件制造商麥格納作為歐寶的新東家。原因自然是麥格納承諾不關閉工廠,裁員人數也最少。但在麥格納背后正是一個投資集團,一個來自俄羅斯的投資集團。甚至可以說,在麥格納并購歐寶的背后,真正的主導者是俄羅斯,最終是俄羅斯人買走了歐寶。 麥格納的收購資金來自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在并購后的股權方案中,麥格納公司僅占有歐寶20%的份額,俄羅斯儲蓄銀行占有35%的份額。10%的份額歸歐寶員工,美國通用仍暫時持有35%的股份。在麥格納的重整計劃中,核心亮點也在于與俄羅斯嘎斯汽車公司組成生產聯盟,著力將新的歐寶汽車打入俄羅斯市場。 在俄羅斯參與并購歐寶的背后,儼然是一個大國的汽車產業崛起戰略。俄羅斯總理普京6月1日在并購成功后表示,希望整合歐寶的計劃能夠列入俄羅斯汽車發展戰略。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赫里斯堅科稱,這一并購交易將"促進俄羅斯汽車工業結構朝著更加合理和高效的方向發展"。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行長格爾曼、格列夫稱"此項并購對俄羅斯非常重要,將有利于俄汽車制造業的結構調整"。麥格納的并購方案描繪了歐寶的未來發展,計劃將歐寶當前約150萬輛的年產量擴大到500萬輛,其中100萬輛將在俄羅斯銷售。 對于俄羅斯而言,一方面在汽車生產領域剛剛起步,另一方面國內對汽車的需求旺盛,并購歐寶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失為一條捷徑。而對于歐寶而言,要想獲得未來的出路一是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二是尋求新市場擴大銷量,與俄羅斯聯合同樣是明智之選。且不論沒有整車生產經驗的麥格納能否完成歐寶整合重任,未來歐寶"德國生產、俄羅斯銷售"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但從目前來看全球汽車產業的天平明顯在向俄羅斯傾斜,在未來世界汽車產業版圖中俄羅斯已經先勝一籌。 俄羅斯在國際并購中展現出的長袖善舞的本領讓人側目。在這次并購歐寶中俄羅斯方面的真正發起者是俄鋁業大亨奧列格、德里帕斯卡,他不僅聯合了麥格納擔當馬前卒,這是爭取通用和德國方面信任的關鍵,還讓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擔當了并購介紹人。實際上早在5月23日并購方選擇的關鍵期,俄羅斯總理普京就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過電話,表達了俄羅斯政府對這項收購的支持。 與俄羅斯的長袖善舞相比,中國參與競購的企業卻顯得有些跟不上節拍。雖然北汽表示此次競購并非突發奇想,在其海外并購計劃中歐寶一直名列其中。但北汽直到5月21日才向通用提交收購意向,比通用規定的最后期限晚了一天。并且并未包括具體出價,被外界認為"并不是一個認真的買主"。直到5月30日,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才出發前往德國,等待麥格納的最終談判失敗后再"認真考慮"提交一份更為具體的收購計劃。 在世界經濟危機之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也正在迅速洗牌。美國汽車企業敗走麥城,德國、日本汽車巨頭依然屹立,而一些第二梯隊車廠如菲亞特等迅速發力,麥格納等下游零配件廠商也在向整車領域擴展,新興國家中國、俄羅斯、印度等也都努力在未來汽車版圖中爭取一席之地。全球汽車產業的天平正在傾斜,在歐寶并購案中俄羅斯方面先下一城,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布局方面的眼光和能力還有待展現。 歐寶簡史 1862年,德國人亞當斯、歐寶在法蘭克福附近的呂德斯海姆創建歐寶公司,最早生產自行車、縫紉機等; 1899年,歐寶第一輛汽車問世,如今已是一家110歲的百年老字號汽車企業; 1914年,成為德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 1929年,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面大蕭條時期,正是這一年,通用公司收購歐寶公司80%的股份,歐寶公司占據著德國汽車市場37.5%的份額,是當時德國最大的汽車公司; 1931年,通用汽車收購了歐寶其余20%的股份,成為全資擁有者; 1935年,歐寶的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4萬輛,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汽車廠; 二戰后,奔馳、寶馬、大眾等在德國后來居上,但歐寶仍然為歐洲屈指可數的汽車品牌; 2008年,歐寶/Vauxhall全球共銷售150萬輛,歐寶品牌約占80%以上,但是對比于2007年歐寶/Vauxhall全球銷量168萬輛的成績下滑10%以上; 2008年,歐寶雅特與歐寶可賽分別名列德國汽車銷量第7名與第10名; 2009年,歐寶Insignia榮膺2009歐洲年度車型大獎; 2009年,通用宣布出售歐寶,最終被加拿大麥格納汽車配件公司、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和俄羅斯嘎斯汽車公司聯合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