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加快機床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不斷深化的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全球經濟下滑壓力,受此影響,歐洲機床業正面臨嚴峻挑戰,進行結構調整已成當務之急。
日前于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閉幕的歐洲機床業界年會上,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CECIMO)發表的會議公告透露,今年以來,歐盟機床制造業和市場銷售狀況出現了大幅下滑局面。據該委員會對德國、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法國、英國等15個機床生產成員國的調查統計,今年一季度,歐洲機床生產訂單同比下跌了53%。歐洲機床工業協會的專家分析認為,造成這一后果的重要原因是汽車產業和機械制造產業的不景氣。這兩個產業一向是機床的主要客戶,由于市場前景黯淡,投資者嚴重信心不足,導致機床訂單與購買量有所減少。不過,歐洲機床市場也還存在一些亮點。相關研究顯示,從行業看,可再生能源、公共交通、醫療器械及精密儀器制造業等受經濟衰退的影響較輕,機床需求相對保持平穩;從區域市場看,歐洲銷售到中國、印度和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機床數量也保持了較為平穩的態勢,特別是亞洲有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歐洲機床出口惟一呈現增長的地區。 去年,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在下半年已經發生,但由于制造業的滯后效應,當年歐洲機床生產和銷售并未受到影響。據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今年初的統計,去年歐洲機床工業生產和銷售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增長,機床產量同比增長9%,產值高達247億歐元。這使得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15個成員國的機床產量去年占到世界總產量的46%,而名列第二和第三的日本與中國分別占有18%和15%的市場份額。 然而,進入今年后,歐洲機床業出現了訂單大幅度下滑局面,由于歐洲機床制造業深度依賴于全球經濟的增長,因而成為受經濟衰退影響最為嚴重的產業之一。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主席哈維爾?埃古倫表示,今年全球機械制造業將陷入負增長,根本原因是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處于停頓狀態,使得機床最終用戶的市場需求疲軟。特別要指出的是,發達國家汽車制造工業困難重重,其對機床的需求下降最為明顯。今年世界汽車產業新增產能投資的大幅度減少,將使歐洲機床銷售收入下降約35%,全年產值預計僅為160億歐元。 據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的分析和預測,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不景氣導致的世界機床制造產業低迷狀況,至少要延續到2010年以后。今年歐洲機床制造業將主要依靠消化上年度的產品訂單維持生產和就業,產能將超出市場需求40%,形勢相當嚴峻。為了盡快渡過難關,增加市場競爭力,有關專家認為,歐洲機床制造業應當加速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適當放棄中低檔技術產品的同時,保留和增強產業高端技術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潛力。為此,歐洲各國政府與行業組織應當出臺保護性政策,如為該行業提供優惠的資金救助、減少稅收負擔、加強對業內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培訓支持,增加對相關技術與科研部門的投入等。 面對機床制造業目前遇到的困難,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日前呼吁,歐洲機床制造業應更加積極地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使機床生產更加適應自動化、數控化、智能化和節能環保的需求,從而繼續保持世界領先的競爭地位,努力維護其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高精尖機床制造方面,應爭取將市場占有率提高到80%。 歐盟工業與制造業發展問題專家表示,歐洲機床制造業未來的出路在于與新興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在產品多樣化的前提下,重點發展方向是:更快地適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信息產業所需的精密儀器制造業,與航空、航天、高速鐵路和公共運輸相關的機械加工業,新一代醫療器械的生產等領域,這將構成歐洲機床產業未來10年的發展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