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企業與活鰻魚
發表時間:2009-11-23 16:11:56; 來源:news_from
前一段時間和同事聊天,他說了這樣一句話:“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都跑到了中國大陸?”其實留意一下會發現,不僅是臺灣企業,美國、瑞典、韓國、日本等國家的機床企業,都眼饞中國這塊“大蛋糕”,尤其是去年經濟危機時期,中國良好的環境和市場需求,讓更多的外資企業看到了希望,紛紛把觸角伸到了中國。
很多人把這種現象看作是對中國市場的一種“瓜分”,其實不然,大量外資企業涌向中國,收益的不僅是外資企業和國內消費者,更多的還是國產機床企業本身。
要解釋這個道理,先來看一則小故事,日本北海道出產一種鰻魚,味道鮮美無比,海邊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但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海區,不到半天就會死亡,奇怪的是當地一位老漁民出售的都是新鮮的活鰻魚。由于活鰻魚的價格要比死鰻魚貴出一倍以上,沒幾年老漁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而周圍的漁民只能維持簡單的溫飽。
老漁民在臨終前,把鰻魚不死的秘訣傳授給了兒子,這個秘訣很簡單―就是在魚艙內,放幾條狗魚,鰻魚狗魚天生是“死對頭”,幾條簡單的狗魚,就把滿滿一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部激活了。
有人把這個故事叫做“鰻魚效應”,鰻魚因為有了狗魚這樣的對手,才長久地保持生命的鮮活;美洲虎因為有了美洲豹這樣的對手,才重新找回了逝去的光榮。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一個行業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會喪失進取的意志,就會因為安于現狀而走向衰亡。機床行業也是如此,外來“入侵者”引發的危機感,迫使國產機床企業不得不奮發圖強,革故鼎新、銳意進取,激烈的市場競爭非但不會導致“兩敗俱傷”,反而促進了市場的規范和雙方的提高、進步。鰻魚不想成為狗魚的腹中美食,同樣國產機床企業更不想被對手替代或者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