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對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加快行業綠色發展
2023年3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通裝〔2023〕40號文)是自1994年以來最為重要的推動行業發展的文件。為了推動鑄鍛行業發展,1994年國家出臺了對鑄鍛行業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一直執行到2008年,有力地推動了鑄鍛行業的發展,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次政策的出臺,對鑄鍛行業而言意義重大,特別是首次將沖壓、鈑金與制作寫入“指導意見”,需要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同仁認真學習、準確把握、積極落實。為此,基于自己的認知、了解到的行業情況,針對文件中的一些論述,寫了這篇認知,希望能有助于企業和政府有關人員理解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本認知共分十一個篇,這是第七篇。 摘要一: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綠色方式貫穿鍛壓生產全流程,開發綠色原輔材料、推廣綠色工藝、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企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做好節能監察執法、節能診斷服務工作,深入挖掘節能潛力。鼓勵企業采用高效節能熔煉、熱處理等設備,提高余熱利用水平。推廣整體化大型化短流程低成本鍛壓技術,推廣環保潤滑介質應用,加大非調質鋼使用比例等。 解讀一: 綠色生產和綠色發展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和特征,因此推動和堅持綠色制造是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的基本責任,也是歷史使命。前提是必須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技術,推動建立綠色制造管理體系。因此中國鍛壓協會啟動行業雙碳工作是極其重要的舉措,雙碳研究不僅僅是制定標準和指標,更重要的是推動綠色技術和裝備的發展,綠色技術的收集和應用,這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 摘要二: 提升環保治理水平。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嚴格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并按排污許可證規定落實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執行報告、信息公開等要求。綜合考慮生產工藝、原輔材料使用、無組織排放控制、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果等,建設一批達到重污染天氣應對績效分級A級水平的環保標桿企業,帶動行業環保水平提升。 解讀二: 建立企業必要的管理流程,配置必要的設備和裝置,設立專門的管理人員是本條的主要要求之一。 同時企業需要了解與企業相關的各種節能、環保和安全要求,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體系,從而來應對現在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能在配置環保裝置時不符合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生產的特點,也不符合企業節約生產的需要,畫蛇添足地增加設施,過分地增加企業成本,也沒有能很好地起到環保的效果。 企業和政府部門在執行環保與安全生產中,應充分考慮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的特殊性,準確把握行業的特點,認真準確理解中國鍛壓協會制訂的標準和指引性文件。《部分鍛造、沖壓和鈑金與制作行業概念》、《T/CCMI 26-2023綠色鍛造工廠設計指南》、《 T/CCMI 2.2-2021綠色鍛造企業評價準則 第2部分:汽車熱模鍛企業評價》 、《T/CCMI 2.1-2019綠色鍛造企業評價準則 第1部分:法蘭鍛造企業評價》,《T/CCMI1-2019,鍛造工業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中國鍛壓協會將繼續發布規范行業環保與安全的需要的標準和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