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與你一起耗-金平 -中國鍛壓協會第九屆代表大會需要交流和探討
三年之癢,七年之痛,十年會怎樣! “我不能與你一起耗”是當今世界每一個人內心的切實想法!無論你認可還是不認可,這是一種國際性的社會心理趨勢。最早嚴重影響企業成長的事實發生在日本,日本企業為了能讓企業健康和長久地發展和存在,想了很多辦法才穩住了這種心態的嚴重發作,穩住了企業的發展力量。日本從政府制訂法律、企業制訂內部制度都努力避免出現“我不能與你一起耗”的事實發生,減緩出現嚴重人員流失的程度。 我國這種現象也已經存在多年了,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這讓中國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同質”化競爭的事實,也讓中國人的“信譽”大打折扣,在中國“競業禁止”和“知識產權”的概念還比較淡薄,價格成為了唯一能打敗對手的“優先選項”。基于這樣的邏輯,在一些激烈競爭的領域或產品,很多企業的基本出路是“打敗對方”,而不是超越。 在計劃經濟和改革開放的初期,也提出了“以廠為家”的理念,在勞動光榮和以廠為家的號召下,企業的人員確實穩定了不少。現在減弱了,許多企業在用人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流動壓力。無論如何,這種現象應引起社會、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的重視,應對人員合理流動進行適當的研究,并制訂應有的政策,讓流動變得更加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當然,如果一下子消滅了這種思潮,也會帶來另一類麻煩,就是死水一潭,四平八穩,享樂將成為主流。大部分人可能會出現厭惡工作,會“接受生活水準降低一點兒,也會盼望假期多多”的思想。如果這種不流動潮流嚴重,也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讓人變得懶散,經濟增長疲軟。 因此,一點兒也不要驚訝“怎么樣做都必須小心”的道理,這是客觀的現實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