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遠:中國的汽車工業仍將大有作為
原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先生,在6月6日舉行的第5屆中國(花都)汽車論壇上進行了演講,他表示面對世界金融危機,中國的汽車工業仍將大有作為。
何光遠在演講中表示,在這次罕見的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國際的、中國的汽車產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響,汽車產業成為比較受影響的一個行業。經濟危機首先打擊的是人的消費信心,消費者的消費比較慎重、緊縮,甚至最后取消,導致了全球汽車產業值的大幅度下滑。今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巨大考驗的一年,也是中國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一次挑戰,但我們仍然有堅定信心,擁有足夠的勇氣。 何光遠說:“首先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要進入良好的發展環境。正如溫家寶總理的說中國發展的基本面,發展趨勢沒有改變,我們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推進中,基礎設施的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結構的升級,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它有利于支撐中國經濟較高速度的增長。在宏觀經濟的正確指導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經濟穩定的發展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其次汽車行業作為國家經濟產值增長的支柱產業,正處在發展的階段,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拓展的生命力。” 在談到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時,何光遠表示:“中國汽車產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建立了完整的、獨立的汽車體系,在研發、發展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成長階段來看,中國汽車還處在成長的發展期。我們擁有擴闊的市場,我們汽車的擁有量遠遠低于全世界的發達國家,我們的技術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的消費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未來我們的汽車工業仍將大有作為。” 何光遠表示,國家為鼓勵汽車產業的發展,在去年年底中央工作會議還提出了“九字方針”,在此原則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汽車產業發展的措施。去年12月份原油稅正式出臺。今年3月在十大行業規劃中率先推出了購置稅,原油稅,說明了汽車產業的重要地位和國家對汽車產業的重視。 何光遠最后說:“此次的規劃和按調結構,通過減免購置稅,汽車下鄉等措施,而且可以解決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深層次的問題。從歷史的經驗來看,金融危機的出現除了帶來危機之外,也帶來了機遇,也可以帶來改革。金融危機改革越徹底,需要我們更正確地面對這場危機,堅持科學發展觀,我國汽車市場仍是最大的亮點,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