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投資如火如荼 機床工具企業需把握良機
作為一項環保、綠色的能源產業,中國風電產業在國家相關新能源政策激勵下,邁入了新一輪投資高峰期,這為與之配套的機床工具業制造商也提供了諸多商機。
回顧近年來,針對新能源開發,中國陸續出臺了多項新政。從《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再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一直到2008年底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央出臺的擴內需、促增長的十項措施中,都明確發布了關于促進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利好信號。 產業園區建設合理規劃 響應政策利好,我國各省、自治區都做了大規模發展風力發電的規劃。目前,各地風電產業園區建設快速發展的勢頭依然不減。與此同時,國內業界為形成具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系統設計能力所做出的努力,也從未停息過。 去年年底奠基的無錫風電科技產業園,其規劃定位便是以生產風力發電設備以及相關配套零部件生產為主,同時兼顧研發功能、孵化功能、交易功能、實驗功能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產業園區。奠基之時確定入駐的三個項目總投資17億元,預計年產值58億元。 天津濱海新區,同樣也成為新能源開發的熱點區域。預計到2015年,該產業園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風電設備生產制造基地、總裝發運中心與技術服務中心,聚集5~10家整機廠商,其累計市場份額可達到中國整體的1/3,累計銷售收入可達1200億元。 黑龍江哈爾濱市依蘭縣則致力于將風害轉化為風力資源,吸引了國電龍源、大唐和億陽華富等國內一流風電企業。據介紹,3家風電企業將新增186臺大型發電機,有望讓依蘭縣成為全國風力發電第一縣。 風電業制造商用心耕耘 主軸是風電系統需要加工的主要機械零件之一。圖片攝于無錫僑聯風電。 筆者曾走訪過無錫僑聯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擁有年產達5萬噸生產能力的球墨鑄鐵生產線,可完成鑄造1.5兆瓦-2.4兆瓦風電設備主要部件:輪轂、底座、橫梁、軸承座1500臺套,機械加工能力為年產3000臺套,現已與丹麥Vestas、印度Suzlon、荷蘭EWT、日本Mitsubishi、美國GE及國內的上海電氣集團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供風力發電機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加工。 當前,面對蓬勃發展的風電配件市場,僑聯公司還通過收購相關企業實現風電產業的進一步擴能。據僑聯公司介紹,預計改造投資6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低溫球鐵鑄件生產線,3000根風電主軸、船用軸類生產線,20000噸重量可達250噸的大型鑄鋼件生產線等設施,著力打造亞洲最大乃至全球最大的風電零部件制造企業。 機床工業需適時把握良機 風電市場蓬勃發展,對配套的機床工業提供了發展的新機遇。其中風力發電站相關裝備的加工是機床需求的主力,需要多種精密、大型數控、專用機床與之配套。一直以來,大部分適合這一領域加工的中高端機床大多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機械制造業也針對風電產業零部件的加工,積極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解決方案,以實現進口替代。 很多風能系統零件體積龐大,通常需要大型、多面加工機床配套。 就在不久前的5月11日于寶雞市,首期投資達3.8億元的秦川集團“大型精密專用鑄件開發及制造項目”舉行建設開工典禮,該項目將主要用于生產風力發電機和大型機床設備用的樹脂砂鑄鐵件。目前,秦川集團批量穩定生產的孕育鑄鐵等高等級牌號鑄鐵件頗為暢銷,躋身為國際領先風力發電設備企業的供應商,該公司生產的750kW~1500kW風電設備用的輪轂、底座、軸承座等鑄件表面及內部質量等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填補了此類產品的國內空白。 據了解,早在2005年,面對機床類鑄件市場呈現下滑的趨勢,秦川集團便決定開發高性能、高附加值、跨行業鑄件,而風力發電設備的主要構件如裝置葉片的輪轂、齒輪箱、機械臺架、底座等構件都是鑄件,這對于原本擁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的秦川集團來講,非常合適。 可以預見,隨著風電產業的繼續發展成熟,對機床的需求定會穩步增長,推動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而機床工具行業的快速提升反過來也必將有力支撐中國風電產業的全方位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