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引來投資逾百億
弧光閃閃、焊花飛濺。5月9日,雖然氣溫驟降,但在遼寧(撫順)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運輸車、塔吊、攪拌機,還有戴著安全帽冒雨工作的建設者,勾勒出一幅幅繁忙而又熱烈的奮戰畫面。
“4月15日,我們的項目就開工了。”在遼寧恒德磁業有限公司稀土永磁項目建設工地,公司董事長楊延華告訴記者,再過兩個月,3.3萬平方米的廠房就能建成。項目投資1.5億元,不僅能達到5億元的產值,而且與基地內的撫順隆基磁電有限公司等企業一道,組成優勢產業集群,打造了一條上下游貫通的產業鏈條,成為基地一個有力的經濟增長點。 自從省政府決定在撫順經濟開發區建設遼寧(撫順)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后,過去的一個月,就有30個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技術水平的工業裝備生產制造項目和國內知名的科研院所在基地內占好了位置,100億元的投資落地。 許多投資商說,他們來撫順開始新事業源于對基地“一見傾心”――雄厚的工業基礎、便利的交通條件、初綻姿容的沈撫新城,還有高規格的優惠政策、高質量的政府服務水平、發展的資本土地、有模有樣的基礎設施建設。更關鍵的是,基地的規劃布局高起點、上檔次,企業發展擁有優良環境。 由省科技廳、撫順市政府共同制定的基地產業發展規劃,主打三大產業集群牌,即能源裝備、安全裝備和汽車零部件及基礎配件產業群。 基地規劃之初就堅定不移地引進裝備制造研發機構。11萬平方米的研發大樓,目前已有中國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沈陽研究院、中石化撫順研究院等8家科研院所落戶。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沈陽研究院是基地內研發機構的龍頭,也是各家煤礦安全裝備生產企業的“主腦”,吸引來德力西集團、八達電氣等多家著名防爆電氣生產企業。這些企業將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基地成立一個產業實體,生產轉化研究院的專利技術產品。 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要的是創新。為此,省科技廳拿出一大筆專項經費鼓勵技術含量高、有牽動力的企業入駐園區。 擁有自己實驗研發中心的遼寧高科電瓷電氣制造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把四期工程擺放在基地內。公司自主研發的超特高壓所用絕緣子,打破了外國企業在技術、價格上的壟斷,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從業內巨頭――歐洲電瓷集團PPC、日本NGK公司手中搶訂單的企業。 短短時間里,一個現代化產學研一體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已經在沈撫連接帶上顯出雛形。 點評:30天能做成什么?撫順人用超常規的速度交出了一份令人震驚的成績單,這張成績單強烈表達了他們對于產業升級的迫切愿望。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整合了原開發區的優勢產業,做優做大,并且主打科技牌,把高科技作為園區的內在驅動力。“有了梧桐樹,何愁鳳不來”,我們相信,沈撫連接帶上,即將崛起一條高科技、生態化的工業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