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屬成形行業?
金屬成形是指利用有源動力,在工裝模具的限制范圍內,使金屬材料發生變形而得到所需形狀的過程。主要包含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三大工藝。 一般來講,鍛造是為了獲得一定形狀和提高材料性能兩項任務,而沖壓和鈑金制作是為了獲得一定的形狀;其中沖壓是在一次成形過程中使原材料發生整體變形,所用設備較大,生產效率高,適合于少品種大批量生產,而鈑金制作是利用多次局部漸進變形最終獲得整體變形的過程,所需設備較小,可生產較大零件,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原材料包括:鋼、鋁、銅、鎂和鈦等各種材質的棒料、板/帶材、管材、型材和線材。工藝包括:備料(切割、剪切、沖裁、車削等方法),成形(鍛造、沖壓、拉深、折彎、卷板、彎曲、輥壓、旋壓等方法),后續加工(切邊、去毛刺、矯形、熱處理、清洗、焊接、鉚接、涂裝等各種工藝)。 汽車、家電、電子通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石油化工、輕工紡織、通用機械、專用機械、儀器儀表、軍工、船舶、能源電力、醫療衛生、金融設備等39個制造業大類,都或多或少,直接間接地需要金屬成形零部件。 目前,全國約有鍛造骨干企業450多家。2017年全國鍛件年總產量約 1153萬噸,其中,模鍛件787萬噸,汽車鍛件516萬噸。2017年自由鍛件產量約365萬噸,其中,環鍛件約75萬噸。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汽車、電子、家電和五金等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國沖壓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推算,我國沖壓行業2017年約有規模以上沖壓企業(車間)2.5萬多家,200多萬從業人員,年生產4000萬噸沖壓件,總銷售額達6000億元。年消耗6mm以下板材7000多萬噸,采購沖壓模具費300億元,新購沖壓裝備費用200億元。
中國現代鈑金制作行業的形成是隨著我國電力電氣、網絡通訊、汽車、電子電器、家用電器和建筑裝修等行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只有20多年的歷史。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崛起,同時由于鈑金制作行業門檻不高,我國鈑金制作行業得以迅速發展。據推算,2017年鈑金制作行業有250萬從業人員,規模以上企業有2.5萬家,2017年銷售額約9600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