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重:領跑重裝行業 爭雄國際舞臺
內容摘要:“十一五”既是中國一重加快發展、夯實基礎的5年,又是應對危機、戰勝挑戰、努力實現新跨越的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中國一重以做大做強國家裝備制造業為己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自主創新,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品結構調整,深化股份制改革,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實現了企業整體上市,保持了企業平穩較快發展,企業的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成為了科學發展的行業“排頭兵”企業。
“十一五”既是中國一重加快發展、夯實基礎的5年,又是應對危機、戰勝挑戰、努力實現新跨越的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中國一重以做大做強國家裝備制造業為己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自主創新,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品結構調整,深化股份制改革,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實現了企業整體上市,保持了企業平穩較快發展,企業的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成為了科學發展的行業“排頭兵”企業。從2006到2009年,中國一重以跨越式發展的速度,實現了商品產值超百億元的歷史性跨越,成為我國重型裝備行業中競爭力最強、市場占有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領軍企業。2008~2009年,中國一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名列央企前茅。在中央企業2007~2009年任期業績考核中,中國一重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科技創新特別獎”和“管理進步特別獎”。 “十一五”期間,中國一重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積極推進企業產業區域戰略合理布局及全國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格局的形成――在富拉爾基建設了世界一流的鑄鍛鋼基地,能力等級將達到“7654”的世界極端制造目標,即一次提供鋼水7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鑄件500噸、最大鍛件400噸;在大連建設世界最大的大型石化容器及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制造基地,具備年產5套百萬千瓦級核島一回路主設備的生產能力;在天津建設世界最大成套設備制造基地,形成汽車、冶金和礦山機械裝備生產基地。“三大基地”互為支撐、相映生輝,實現了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正在向成長持續化、管理集團化、市場國際化、技術產業化的戰略目標闊步前行。面對全球范圍內的市場競爭,中國一重抓住中國經濟發展和全球產業調整的重大機遇,確立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制定高起點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源,實現市場國際化的目標,通過建立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生產一代、試制一代、研發一代、構思一代”的創新模式,在技術總成與工程總承包、研制尖端產品和拓展新領域等方向齊頭并進,用技術實力來把握競爭的主動權,走出了一條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之路。在冶金成套設備方面,中國一重可自主設計、制造全流程鋼鐵設備,成為國內最大的鋼鐵設備供應商、世界最大鋼鐵設備制造企業,為鞍鋼、韓國浦項制鐵生產制造的5500毫米寬厚板軋機是目前世界上規格最大、裝機水平最高、軋制能力最強,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寬厚板軋機。在核能設備方面,中國一重肩負著核電裝備自主化的重任,是國內最早開發生產核能設備的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核電鍛件供應商。目前中國一重已掌握了“兩代加”、“三代”核電大型鑄鍛件的制造技術,特別是“兩代加”全部鍛件已在國內率先通過了第三方評定并頒發了評定證書,順利實現了產業化,90%以上的國產核電鍛件、80%以上的國產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均由中國一重生產,產品訂單幾乎覆蓋國內全部在建核電站,成為國內唯一的既具有大型核電鍛件、又具有核島成套設備制造能力的企業。在重型壓力容器方面,中國一重是當今世界煉油用加氫反應器的最大供貨商,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2044噸煤液化反應器、世界上最大的1600噸加氫裂化反應器,成功開發出國內首臺萬米以上換熱面積的管殼式換熱容器,實現了產品的轉型和升級換代。在大型鑄鍛件方面,中國一重是中國大型鑄鍛件最主要的制造商,成功研制出了5000~5500毫米大型寬厚板軋機支承輥,是國內生產300~1000MW火電機組大型鍛件能力最強的企業,并具備制造700MW機組葉片、上冠、下環、水輪機大軸等鑄鍛件的能力。同時,中國一重在冶金設備工礦備件、重型礦山設備、重型鍛壓設備等方面也具備了較強的技術實力和競爭優勢。 走過“十一五”,中國一重依托自主創新,已逐步改變了對傳統冶金成套設備的過度依賴,逐步形成了能源裝備、工業裝備、環保裝備、基礎材料等四大業務齊頭并進,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務型企業轉變的良好局面。中國一重自主研制的數十項產品也相繼獲得國家、省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鞍鋼1780毫米大型寬帶鋼冷軋生產線工藝裝備技術國內自主集成與創新項目和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分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150毫米寬帶鋼熱連軋機組裝備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及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進一步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產品升級,早日實現建設具有國際知名品牌、擁有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型國際重大技術裝備供應商目標,中國一重加快實施了國際化的人才戰略,依托國家“千人計劃”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積極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同時,依托已擁有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中心、國家認可檢測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特別是將新成立的能源裝備材料研究所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創業平臺,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戰略,著眼參與全球競爭,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