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考察武重強調:“中國制造 中國創造”
內容摘要:2010年10月22~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就當前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22日,溫家寶來到我國機床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車間與企業負責人及一線職工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對中國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0年10月22~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就當前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 22日,溫家寶來到我國機床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車間與企業負責人及一線職工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對中國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殷切期望。作為我國“一五”時期建立的重點骨干企業,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已走過50多年的歷史,并于2010年5月順利完成整體搬遷改造,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家批準的第二個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新廠成功建成投產。 “中國制造 中國創造” 下午3時,秋陽明媚,機器轟鳴。溫家寶首先來到武重機械加工第一聯合廠房,在由武重自主研發的XKD2755雙龍門四銑頭超重型數控鏜銑床、XKC5680車銑復合加工機床和CKX雙柱16米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床等自制技改裝備前仔細觀看。企業負責人黃照告訴總理,武重實行搬遷改造后,新廠的設備95%以上都實現了數控化,且80%的設備為武重自己制造,真正實現了“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目標。溫家寶聽后十分高興,他說,“其實我還想加一句話――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勇氣和魄力,如果說制造業全世界有30多個門類,我們幾乎占了一半,從生產總量上占到了第一位。但是我們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中國創造、中國的品牌和中國的知識產權,而這些在制造業中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世界在比,在競賽,其實決定競爭力的最終是創造知識產權和品牌,是企業的質量和效益。” “我看到了武重的希望” 來到武重立車公司裝配車間,寬敞的廠房內一派繁忙的景象,溫總理沿著正在投入裝配的一臺臺大、重型數控立車生產線邊走邊看。看到總理來了,工人們都十分激動,紛紛圍攏過來:“總理好!” 溫總理停下腳步與工人們親切交談,他飽含深情地對大家說,“我在武重其實只看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我看到了希望,因為武重在進步,過去不能制造的,現在能制造了,大型設備的配件都由我們加工制造,而且質量還處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同志們,我們不能滿足已有的成績,因為整個世界都在進步,都在追趕。我們必須振奮精神,讓武重揚眉吐氣,讓中國揚眉吐氣,這要靠全體職工的智慧和創造精神。我相信,武重的職工在世界的整個競爭中一定是不服輸的,一定會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自立于世界的領先地位,為祖國的制造業爭光。”得到總理的肯定和鼓勵,員工們抱以熱烈的掌聲。 “轉變發展方式是主線” 前不久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必須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作為中國重型機床的標桿企業,武重在創建“兩型”企業中的轉型可謂對整個機床行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溫總理在參觀后,語重心長地講到,學習“十二五”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科學發展是主題,轉變發展方式是主線”,而要實現這個主題和主線,要靠我們每一位職工和科技人員,大家要加快腳步,行動起來。 溫總理臨行前,微笑著與武重的員工合影,大家非常感動,將總理圍攏在中間,備感親切地留下了這一難忘的時刻。合影完畢,大家爭相和總理握手,依依不舍地高呼著:“總理,下次還來!” 看到大家久久不愿離去,溫總理又走出車門,頻頻向大家揮手告別。 溫總理此次的武重之行,對武重新廠建設整體搬遷改造、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升級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給予了武重人極大的關懷。應該說,這是對我國機床裝備制造業的關懷和鞭策,對我們機床制造業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開拓“十二五”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要用創造提升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明天提出的十分明確的努力方向。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工信部副部長苗圩、中共湖北省省委書記羅清泉、湖北省省長李鴻忠、中共武漢市委書記楊松、副書記、市長阮成發等國家部委和省市領導,陪同了溫總理的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