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轉型升級 裝備制造探尋發展之道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迅速蔓延,企業出口受阻、訂單減少、投資下滑資金困難等問題逐漸成為浙江省工業企業的“心頭患”。為了大力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工作有序有效推進,“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系列報告會(裝備制造業專題)”今日在杭州舉行。 據了解,自去年第3季度起,我國的金融增長由高速增長馬上轉為下行,長期困擾我國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比如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不佳等問題都是影響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根本因素。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朱森第稱,“對裝備制造業而言,解決這些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的有效途徑是轉型升級,‘兩化熔化’,就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兩業對接’,制造業和物流業對接,自主創新結構調整。” 浙江省副省長金德水稱,“浙江省十分重視裝備產業的發展,把它作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是認真落實國家制造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有力措施,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就業、保市場、保增長、保穩定的實際行動。” 而杭州市則“量體裁衣”,針對實際情況,及時制定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增活力、重民生”的工業方針。杭州市政府副市長沈堅表示,“杭州相繼出臺了十大工業政策,重點減輕企業負擔、解決企業融資困難、支持企業開拓市場、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優化長效服務機制。” 記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市以裝備制造業為主導的新型重化工取得突破,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為代表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柳百成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分別做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決策”和“信息化提升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的主題報告,深受與會企業負責人的歡迎。 部分與會企業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高層次專家學者的報告輔導及座談研討,“對企業制訂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和對應措施提供參考和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