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一季度工業保持高速發展
發表時間:2009-04-22 08:53:12; 來源:news_from
今年第一季度,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經濟克服全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和國際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帶來的壓力,在困難和波折中實現了良好開局。初步預計,第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97億元,同比增長19.2%,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的增速繼續居全國領先地位。 --工業經濟實現了“開門紅” 據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委員會主任牙薩寧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內蒙古工業經濟發展呈現出以下8大特點: 一是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00億元,同比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呈逐月增長態勢,1月份同比增長12.4%,2月份增長24.3%,3月份增長24%。 12個盟市規模以上工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增速超過20%的盟市有7個,最高的通遼市達到26%。 二是停產半停產企業恢復生產好于預期。截至3月底,停產半停產企業數量由去年年底的731個減少到512個,占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由20.2%下降到12.8%,30%的停產半停產企業恢復生產。 三是優勢特色產業繼續支撐和拉動工業增長。一季度,預計全區6大優勢特色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17.3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0%,拉動全區工業增長18個百分點。 四是非資源型產業增長強勁。機械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醫藥工業增長33%。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全區電力生產的嚴峻形勢有回暖跡象。發電量、用電量盡管同比仍為下降,環比卻呈較大幅度增長。3月份,全區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廠完成發電量、全區全社會用電量分別環比增長14.7%和9.8%。外送電量同比大幅增加。 五是大部分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長。一季度,自治區統計的28種重點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23種,其中增長幅度在15%以上的產品有13種。 六是工業投資有較大幅度增長,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好于去年同期。一季度預計全區工業累計完成投資223.7億元,同比增長32.8%,好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75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建設27個,開工率為36%,同比提高15.3個百分點。 七是“雙百工程”(即“一個產業帶動百戶中小企業工程”和“一個園區帶動百戶中小企業工程”)穩步推進,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一季度,預計全區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46億元,同比增長20.6%;45個工業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330億元,同比增長20%。 八是煤電油運形勢漸趨好轉。煤炭產銷兩旺。一季度,預計生產原煤1.3億噸,同比增長28.4%;銷售原煤1.28億噸,同比增長28%,其中銷往區外煤炭0.69億噸,占原煤銷售量的53.9%。 --內蒙古工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分析 據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委員會專家分析,內蒙古一季度工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煤炭產量及增加值大幅度增長。一季度原煤產量增長28.4%、增加值增長40%,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8%,拉動全區工業增長9個百分點。 其二,冶金工業結構調整及擴能改造效果顯現。冶金行業產能增加20%-30%,加之國家對鋁錠的收儲,使內蒙古冶金工業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電石、鐵合金雖受沖擊較大,產量下降,但增加值僅占全區工業的4%左右,因此對全區工業影響不大。這也是一些地區用電量下降,但工業增長速度仍然較高的主要原因。 其三,低耗能、非資源型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小于高耗能和資源型企業。一季度,機械裝備制造業增長40.1%、通信設備和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增長65%、醫藥工業增長33%,低耗能、非資源型企業的高速增長對工業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其四,保增長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國家及自治區各項保增長、擴內需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盟市和各部門采取強力措施幫扶企業,停產半停產企業復產數量增加,對全區工業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五,一些新投產的重點項目成為拉動經濟新的增長點。煤炭企業一批技改擴建工程完工,生產規模大幅度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