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解決“配套軟肋”振興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工程機械產業是湖南省名聞國內外的裝備制造業勁旅,但其主導產品主要零部件靠國外配套超60%。近年來,湖南裝備制造業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去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湖南選擇裝備制造業產業中具有比較優勢的工程機械、電工電器、軌道交通設備和汽車四個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培育引導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長沙為中心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以株洲為中心的軌道交通裝備集群,以長沙、湘潭為中心的汽車產業集群等。在去年金融危機背景下,湖南裝備制造業產業總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均高出全國平均增速。 但是,湖南裝備制造業發展配套薄弱的軟肋明顯制約著產業更高層次的發展。湖南省機械行管辦主任黃東紅說,湖南省裝備制造業零部件地產化率不足40%。湖南省機械行管辦對工程機械主導產品混凝土泵車、汽車起重機和混凝土泵三類產品的主要零部件(不包括鋼材)的調查顯示,按價值量算,省內配套只占10%,外省配套占28.6%,國外配套占61.4%。此外,原材料滿足不了需求。僅據工程機械行業統計,2007年消耗高強度鋼材價值14億元,普通鋼材、型材價值8.2億元,盡管湖南目前剛才產量并不低,但由于品種型號不全,需求幾乎全部依賴省外或國外。 黃東紅告訴記者,與世界強國相比較,我國國產裝備整體在國內市場滿足度不到60%,而在重大裝備領域占有率更低,尤其是高新技術裝備、微細加工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裝備中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配套依靠國外,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比如液壓件、大馬力發動機、重型汽車底盤、高強度鋼材鋼板等。 近年來,湖南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配套水平也在逐漸增強,如圍繞電力機車生產,株洲有20多家零部件企業與之配套;北汽福田長沙汽車廠省內配套廠家已發展到120多家,其中長沙超過100家,長沙屬地配套超過18億元。隨著集群的擴大,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也不斷增強。 此次配套洽談會20個簽約合作項目中,中聯重科與湖南中鋼貿易有限公司簽訂的《09年戰略合作供貨協議(鋼材)》達6億元。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與株洲聯誠集團簽訂的配套配件采購協議達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