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中的20噸液壓振動臺
歷史總是讓人充滿了敬畏。大型液壓振動臺的研發經歷,充分體現了圍繞“兩彈一星”進行系統性自主創新的創業精神,將高科技航天隊伍的偉大發揮到了極致。 攻關任務的由來 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主席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1970年4月,中國向太空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天空奏響了“東方紅”樂曲,從此結束了沒有中國衛星的時代,同時也啟動了研制通訊衛星及運載火箭任務的議程。 東方紅衛星重173公斤。原蘇聯第一顆衛星重83.6公斤,美國僅8.21公斤,法國42公斤,日本9.4公斤,我們的衛星比四個國家的總和還重,實現了毛主席曾說過的“我們要放一個大的,不像美國拋上天的是一個小雞蛋。” 1978年中央專委正式確定,將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列入“三抓”任務之一。這項系統工程包括運載火箭、通訊衛星、發射場、跟蹤測量控制系統、地面通訊站等五大系統組成,簡稱“331”工程。 大型液壓振動臺就是直接服務與服從于“331”工程中的通訊衛星。這顆衛星不同于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它要求將衛星發送到地球靜止軌道,距離地面約36000公里,與地球同心、與赤道同面的軌道。衛星在這個軌道上繞地球一圈需24小時,同地球自轉的時間相同,由于兩者之間沒有出現相對運動,從地球上看,衛星好像是靜止的,因此利用同步衛星進行通訊,具有超長的優越性,對我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四個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同步靜止通訊衛星的研制與發射,具有很大的技術難度,赤道上空占領的位置必須事先在國際上進行登記,我國是1977年登記,到1980年有效,否則面臨放棄有利位置,也嚴重損害我國國威。為了確保“331”同步通訊衛星的成功研制,圓滿完成“331”工程任務,在發射之前,必須對同步衛星進行宇航環境模擬實驗,其中振動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通過振動試驗充分暴露星體結構的早期故障,考核其結構的動力強度、動力響應及可靠性,觀察低階共振頻率和檢驗產品在此環境下的各項性能,以確保衛星的絕對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