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準入標準今起實施
今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正式實施。此次標準的內容大致是對新能源汽車的三個技術階段的產品進行了細化和首次開出了新能源汽車產品3大準入條件。 準入規則公布以前,就有一大批汽車企業加盟新能源開發。據初步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30家客車企業已涉足新能源車研發,六大汽車集團以及奇瑞、吉利、比亞迪都爭相研發新能源車,有汽車集團甚至投入巨資在這塊“試驗田”上。國內的主流零部件企業也陸續投入相應零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中。 然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業界人士不免存在擔憂。“未來新能源是重要趨勢,但即使到了10年后,真正的新能源車占汽車總量也不會超過10%。”有專家同時也指出,預計20年后,新能源車的比例才能夠超過半數。 除此之外,新能源車雖然是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但無論從關鍵零部件技術的掌握程度上,還是在配套設施的配備情況方面,中國目前并不具備引領這一趨勢的能力。” 建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有業內人士認為,關鍵零部件體系方面的薄弱讓人憂慮。 在傳統汽車行業,與整車品牌一樣,許多關鍵零部件企業的制造商也大都為人所知,但是在新能源整車的熱潮中,關鍵零部件企業卻寥寥無幾,國內的關鍵零部件生產業企業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全國各地建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的動作已經全面展開。主要形成北京、天津、重慶、武漢等區域基地: 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工程基地以福田汽車為依托成立,占地1000畝,總投資50億元,具有年產各類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車5000輛、高效節能發動機40萬臺的生產能力; 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3月13日正式成立,它整合了國內新能源領域的優勢資源,包括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所以及終端用戶等。通過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研發、設計、制造、零部件供應和終端用戶等資源,加強產、學、研、用的有效銜接,以達到切實降低新能源的研發成本的目的; 由長安汽車領銜的重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成立。該聯盟成立后,將集中力量研發幾乎全系列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包括油電、氣電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CNG燃氣汽車等多種新能源汽車,最終形成多種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此外,新基地實行整車與發動機一體規劃,形成工藝最齊全完整的良好集成花先進汽車及發動機基地。
與此同時,上海、吉林、濟南等地也都拿出了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的計劃。各地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的建立,在于解決整車和零部件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地域間的緊密合作關系。這一方面節約整合了由于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部件的前期研發引發的大量資金和人才投入,使企業盡可能免于資金和規模的限制,一方面能夠避免企業規模分散、重復研發,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合力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