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 | 中國的鈑金與制作裝備企業之艱難思考
實際上,鈑金與制作裝備企業與鈑金與制作企業在同步發展,大發展也就20多年的歷史。這20年間,經歷的是量的擴張,還不能談質的問題。20年間,我們做出了折彎機、磚塔(后來稱數控)沖,也發展了剪板機,以及板材預處理生產線。短短二十年,這些設備制造遍地開花,開始了低檔次重復建設和低價惡性競爭。特別是最近十幾年,激光切割機制造如雨后春筍,迅速增長,包括激光切割機在內的鈑金與制作設備,內卷到白菜價了,設備制造企業舉步維艱,領軍企業也面臨著無力創新的地步,國內鈑金與制作生產企業形成的等級需求,中高端設備基本上仍然是國外壟斷,國內設備企業艱難應對。 毫無疑問,國內生產的鈑金與制作裝備與國外有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自動化、數字化和信息化不夠成熟;設備結構實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差距較大;設備企業缺少足夠的開發和制造技術(訣竅積累),使用和維護技術積累不足;也缺少成熟的市場,合作的高質量的用戶不多。毫不夸張的說,國內鈑金與制作裝備市場還處于服務于初級鈑金與制作生產階段,高質量(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和高效的鈑金與制作加工中心制造還有許多路需要走。 依據統計,能與國際鈑金與制作設備企業在高級用戶領域競爭的企業寥寥無幾,大部分企業還處于低價的內卷中,無力進行進一步的高質量發展。 如何能夠提升國內鈑金與制作裝備制造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全行業應該思考如下問題: 1.鈑金與制作行業從來就沒有被認為是一個高科技發展領域,一直被政府部門、自身和用戶忽視,是裝備制造業中被忽視的一個“重要細節”行業,這一點不予以解決,鈑金與制作行業艱難,設備行業更艱難。 2. 鈑金與制作不能被完全視為一個“粗糙”制造的行業,實際是一個非常需要“精密和精細”的制造行業,需要產品質量性能穩定,要求可靠性很高,比如我們醫療用的針頭,衛星發射架等精度,一點兒也不能馬虎。鈑金與制作設備企業必須基于高可靠性、高適應性和高效精密角度出發認識鈑金與制作設備,開展設計與制造。 3.包括設備在內的鈑金與制作行業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精密、自動和可靠”的行業文化。涉及面廣泛,而普遍地把低檔鈑金與制作理解成了鈑金的全部,這是必須要修改的一個理念。否則,鈑金與制作行業艱難,設備行業企業會更迷失方向,會更難。 4.鈑金與制作生產特別需要與用戶的“技術合作”,建立精密和高質量鈑金件制作體系,也需要設備商與鈑金與制作生產企業合作,提升鈑金與制作設備的功能和適應性,改善鈑金與制作產品包括美觀在內的質量,并實現精密和高效率生產。 總之,鈑金與制作行業需要行業文化和企業文化建設和完善,首先需要行業認同,共同面對,不斷推動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