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業仍然是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信息發布會暨機械工業戰略發展研討會于5月26日在山東文登召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司副司長林玉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山東省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管風森以及主辦方機械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機經網總經理沈波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發布會上中機聯、汽車協會表彰了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并與參會代表就機械工業發展趨勢進行了研討。 5月26日上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公布了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名單,并在肯定機械、汽車行業大企業取得成績的同時指出:盡管2008年遭受了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大型企業仍然是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改革、改組、改造取得長足的進步,經營規模大幅增加,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顯著提高,活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大型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在全行業的經濟、技術發展中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而且比前五屆評定時又有所發展。 蔡惟慈表示,2008年度機械工業百強、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作為中國機械、汽車產業內最有影響的“企業標兵”,各項指標令人振奮,這些大企業正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現階段的大企業在經營規模、創新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仍顯得不相稱;與世界一流企業比,競爭力明顯不足。中國汽車產銷已居全球第二位,但世界前10家汽車企業,中國汽車大企業竟沒有一家能夠入圍。2008年公布的全球前10家汽車企業中,日本3家(豐田、本田、日產),美國3家(通用、戴姆勒、福特),德國2家(大眾、寶馬),法國(標致)和意大利(菲亞特)各一家。有17家汽車大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在17強汽車企業中中國一汽居14位、上汽居16位,排位比較靠后。希望機械工業百強、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要為機械工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努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也在會上對近期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精辟的論述,并就金融危機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及規劃對汽車市場的帶動作用向與會者進行了通報。 他指出,盡管2008年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但與世界汽車產業總體情況相比可謂一枝獨秀。世界汽車產量自2001年起每年增加200萬輛,2008年卻減少了300萬輛,負增長4.1%。其中,美國、日本和歐洲均不同程度出現負增長。日本產量負增長0.3%,美國產量負增長19.3%,韓國產量負增長6.4%,歐洲銷量負增長7.8%,均出現近十幾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我國還有5%以上的增長,充分說明我國仍具有明顯的汽車產業發展優勢。 顧翔華認為,2009年汽車行業發展并不樂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正急劇萎縮,市場需求大幅下降,使汽車工業受到重大沖擊。世界主要汽車市場,如北美、拉美、亞洲和歐洲,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其中,美國、日本和歐洲均不同程度出現負增長。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秦川機床、福田雷沃、北汽集團等獲獎企業代表也在會上圍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自主創新,推進產業和產品調整、優化,促進產品市場銷售,發展制造業服務業,力保增長,做大做強”等主題進行了專題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