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保護企業家的積極性重要于保護企業
企業家是一批具有特殊氣質的,可以忍辱負重,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在描述企業家時可以用上許多名詞和形容詞,原因是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測和研究企業家,給企業家下了許多的定義。 在眾多定義和描述中,如何描述“企業家的積極性”似乎比較一致。 我國目前是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并存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發展我國經濟,推進我國高質量發展,兩種經濟形勢都至關重要,中國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企業在裝備制造業中大部分屬于中小微民營企業,屬于民營經濟。當下,出現了一些不平衡現象,中小微民營經濟(以下簡稱“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機械制造業中的一些中小微企業受到了不公正的看待,主要表現在: 1.一些官員,特別是地方主管部門的官員對裝備制造業理解不深,對機械制造業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而且也對中小微企業能力和作用的認可度不但沒有提升,還在下降,認為中小微企業是給他們增添管理麻煩,從內心是排斥中小微企業的。企業出現的困難,他們比較地簡單化認知,考察企業或調研企業時,說出的話不切合實際,很傷害企業家的積極性。比如,企業反映招工難,他們總是說“你們給的待遇太低,大學里有許多人可以用,你們可以用高工資去吸引啊”,就裝備制造業缺少勞動力,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給錢高就能吸引人嗎?我們的中小微企業缺少了許多國有大型企業或公務員的隱形優勢,中小企業的福利和社會形象都無法與國有大型企業或公務員相比。 2.總是覺得中小微企業不正規,在一些行業管理者看來,中小微企業成了不守規矩的代名詞。一些行業管理者在考察和調研中,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研究中小微企業,話里話外在挖苦企業家,最常用的是“企業你說了算,應該有許多比較靈活的方面吧,哪有那些困難”,這種說法明顯地帶著偏見,打擊了一些想把企業做成精致企業的積極性,似乎這些企業的企業家有罪,而且一直在犯罪。 3.中小微企業都在力圖開展“差異化競爭”,但無論如何,大部分是國有大企業,或者國資參股大型企業的配套商,大企業使用的招標,不但在盡力轉嫁他們自己巨大的成本壓力,也是對中小微企業的不可理解的擠壓,引發惡性競爭。這些大企業很少能基于中小微配套企業的實際做出采購決策,一味地予以打壓,常說的話就是“你們企業小,靈活,總是有辦法降低成本的,壓成本成了主要的競標策略”,破壞了中小微企業的創新實力和積極性,也嚴重打擊著中小微企業,似乎天生的就低人一等。另外,在一些大企業看來,中小微企業就是不可靠,把中小微企業打壓得痛不欲生。 4.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屬于裝備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占多數,也是五大重要基礎工藝產業之一。一些行業管理者總是把這個行業看成是低端產業,不夠高大上,我們的企業家很受打擊。 總之,在市場中,無論從監管、合作對象和社會認知,中小微企業都是被排擠的對象,這既有文化上的根深蒂固的偏見,也有經濟體制不完善引起的認知偏差。特別是在經濟遇到一些下行壓力時,中小微企業的壓力,無論政府如何出臺政策,總是受打擊最大的,也是最難以維繼的。很多中小微企業老板的積極性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