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四部委支持企業在五大領域的對外投資
發表時間:2009-04-28 08:35:27; 來源:
金融危機之下企業走出去凸顯機遇,在4月22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大部委高官齊齊亮出助力企業“走出去”的多張“王牌”。 國家支持企業在五大重點領域進行對外投資: 1. 開展對外資源合作。進一步加大境外石油、天然氣和重要礦產資源等領域的合作開發力度,實施長期貿易策略,拓寬境外資源合作的渠道和領域。 2. 開展海外科技智力合作。國家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歐美等境外科技資源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通過開展科技和智力合作,提高中國企業和當地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 3. 開展先進制造業領域對外投資。中國企業可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一起共同建立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打造國際品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4. 支持對外基礎設施投資合作。中國工程建筑企業可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參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5. 積極推動服務業走出去。中國的金融、電信、交通、運輸等服務業有實力的企業相對比較集中,有條件的企業可從事分銷、銀行、基金管理、航運等服務。 在研討會上,商務部等紛紛亮出了支持企業“走出去”的“王牌”。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說,在政策支持方面,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在財政、信貸、保險、稅收等方面制訂了一系列扶持企業“走出去”措施,包括積極協助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鼓勵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王超還透露,商務部日前派出投資合作工作組訪歐,并將組織對美投資促進團赴美,積極尋求投資合作機會。 企業境外投資最大困難是融資難問題,外匯局資本司副司長孫魯軍說,外匯局正積極研究出臺相關外匯政策,允許符合條件企業使用自有外匯資金和人民幣購匯對其境外投資企業進行放款,同時簡化境外放款的審核。 國稅總局副局長王力稱,企業境外投資遇到的稅收政策問題主要集中在進出口稅收和所得稅方面。在進出口稅收方面,國家對企業境外投資給予積極支持,比如對企業以實物投資出境的設備及零部件實行退免稅政策。在所得稅方面,新企業所得稅法通過增加間接抵免的規定進一步支持企業海外投資。 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副司長劉洪寬表示,下一步國家支持境外投資的政策,還包括培養市場主體。國家不僅支持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同樣支持具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走出去”。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表示,新形勢下我國面臨走出去的難得機遇,首先,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國家對我國投融資的需求有所增加,從而在一些領域放寬了對我國的限制,我國對外投資和并購的阻力有所緩解。各國先后出臺振興經濟計劃,救市資金逐步到位,這也為我國企業開拓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特別在環保節能、綠色經濟、品牌經營以及商業網絡等領域,相關國家與我國開展合作的愿望迫切。 其次,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外匯儲備近兩萬億美元,有優勢、有條件走出去的市場主體不斷涌現。他們在引進先進技術、拓展國際市場、提升產業結構等方面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另外,歐美承包商收縮業務,為我國開拓新興和高端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國際原材料及航運等價格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我國企業盈利的空間,增強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要把進一步推動企業“走出去”作為實現保增長目標的戰略舉措,從拓寬融資渠道等各個方面支持企業“走出去”。 在下一步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工作方面,王超說,首先要充分認識“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意義,把進一步推動企業“走出去”作為實現保增長目標的戰略舉措,把“走出去”與推動外需、保持出口穩定增長和擴大內需等任務緊密結合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