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維修與保養
發表時間:2010-05-17 08:15:08; 來源:
模具維修主要有六種手法:
一、 經驗法: 經驗法往往是解決問題比較有效的要領。它以他人或自己以前對于某一問題的改善作為借鑒來維修。 2、觀察法: 有些模具出現的問題點必須通過料條的不良來仔細觀察它的外觀,找出變異的工位,才能解決它的問題點。維修壓傷是這一種要領的主要表現,但有些問題其實不如壓傷如此明顯,如果單憑經驗可能找不到產生問題的根本。所以一定要認真仔細去觀察料條與模具的變異,才能真正達到觀察法的目的。 三、比較法: 有的零件比較復雜,當出現了尺寸不良,而難以去判定是哪一工位出了問題,這就要將此套模具與其它模具的料條進行比較,或將現在的料條與以前出產正常的料條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然后對于癥下藥。當尺寸不良時用比較法與各成型工位比較,往往會很快找到問題產生的真因。 四、測量法: 修模時咱們有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可能有幾個工位均可導致某尺寸不良或變形,咱們通過測量各工位就發現問題之所在,這就是測量法。它主要是通過對于料條各工位慢慢測量,進而找出變異工位,如用此要領可以維修多工位落料或工位成型后尺寸的不良。 五、分析法: 分析法也可說是思考法,它主要用在維修以前沒碰到的問題,或維修以前沒接觸過的模具,這種要領是前四種手法的綜合運用,對于移轉模具或新開模具的維修多用此法。 六、改善法: 每一套模具設計其實不是盡善盡美,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當這種不足在出產過程中達不到出產的需求,就會暴露出難以修復的問題,它主要表現在設計失誤,加工錯誤等方面。如某些工位經過計較出現它的位置偏差,上下模配合不妥,這就需咱們對于其改善,但改善不是簡單的試做,而應通過計較合理地分析,用恰當的方案,精確的數據甚至用電腦作為東西,對于模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或再設計。 模具保養: 一、模具如沖次達到30萬次,都必須進行模具工位保養。 保養內容: A. 沖載刃口的沖子及入塊都必須研磨或改換。折彎的沖子及入塊改換與修補及拋光。 B. 折彎的沖子及入塊改換與修補及拋光。 C. 全面清冼干凈各工位的型腔,查抄彈簧及緊固件是否有損壞等。 2、模具如沖次達到200萬次,都必須進行模具保養。 保養內容: A. 沖頭刀口都必須研磨,折彎的沖子及入塊改換與修補,折彎處的沖子入塊要進行拋光。 B. 查抄彈簧是否斷掉,是否疲乏等。 C. 全面清冼干凈各工位的型腔。 D. 查抄螺絲是否松掉、斷掉等現象。 E.上下墊板磨損測量和研磨,特別是滑塊處的位置缺刻處的測量,若有磨損必須研磨。 F. 保養后涂上防繡油。 G. 保養完后記錄于模具履歷表中。 三、任何模具沖次達到1000萬次,模具必須進行大保養。 大保養內容: A. 改換模具內所有的彈簧。 B. 改換螺絲。 C. 拆出模板檢測模板的平整度是否超出0.005MM。 D. 導柱導套及鋼珠套的查抄與改換。 E. 沖頭刀口研磨,折彎的沖子及入塊改換與修補,折彎處的沖子入塊要進行拋光。 F. 模板清除銹斑,保養完后涂上防銹油。 G. 保養完后記錄于模具履歷表中。 四、不進行生產的模具都必須進行季度保養。 A、 清除模具的銹斑。 B、 涂上防銹油。 C、 保養完后記錄于模具履歷表中。 模具產品管理與模具履歷 為了保護正常出產,提高沖壓件質量,延伸沖壓模具壽命,必須對于模具進行日常保養,確保正確使用和刃磨維修。因此必須做好模具有品管理與模具履歷表。 1制定模具最低庫存。 2進入庫要有票據符合公司系統文件。 3領用備品要以舊換新并報上圖號。 4備品管理人員嚴格做好備品發放工作并登記在冊。 5按模修單認真填好模具履歷表。 6查抄模具維修單是否與出產數量及設備稼動力相符。 7每一月上報低于安全量之備品。 8做到卡帳與物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