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整合航空軸承業務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宣布,將整合4家子公司相關軸承資產,聯合哈爾濱軸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軸)總投資不低于10億元合資組建新的中航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航工業哈軸)。
中航工業副總經理譚瑞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公司主要定位于航空航天、高速鐵路、精密、風電軸承研制生產,以支持C919等國產飛機對高端軸承的需求。 中航工業4子公司出資4億 新組建的中航工業哈軸由中航工業旗下的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成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航空發動機 (集團)有限公司4家企業與哈軸以合資合作方式成立。 據記者了解,在新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成發科技持股51.67%;東安公司持股8.33%;沈陽黎明和西航公司各持有3.33%的股權;哈軸占股33.33%。 “4個億的投資是來自中航工業的。”中航工業資本運營部副部長李平說道。據了解,成發科技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3.1億元現金出資,東安公司以5000萬元現金出資,沈陽黎明和西航公司剛各自以現金2000萬元出資。 譚瑞松稱,整合將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即中航工業首先出資整合哈軸航空航天軸承、鐵路軸承、高端精密軸承、特大型風電軸承,然后再整合其他軸承產業資源。 “力爭2011年新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2011年~2015年為生產能力建設期,”譚瑞松說道,“力爭2015年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長遠目標是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軸承產業基地。” 破歐美日壟斷 力挺大飛機 軸承是許多重大設備的關鍵零部件。目前,我國的軸承工業從產業經濟規模上已居世界軸承總量的第三位。 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的統計,在全世界軸承約40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世界8大跨國公司占75%~80%。而我國7家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軸承企業,銷售額僅占全行業的28.3%。 該協會有關人士對 記者說,國內的軸承企業超過1500多家。由于缺少研發創新資金投入、人才開發等,加上面向行業服務的科研院所走向企業化,國家已沒有對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投入,產品開發能力低。 “雖然對國內主機的配套率達到80%,但高速鐵路客車、中高檔轎車、計算機、空調器、高水平軋機等重要主機的配套和維修軸承,基本上靠進口。”協會有關人士表示。 目前,航空發動機軸承國產化率僅達到20%左右,已經影響到國產大飛機的自主研發。李平稱,此次中航工業計劃打造國內高端軸承產業基地,主要滿足C919、ARJ21、直升機等國產大型商用飛機發動機的需要。 中國軸承工業協會有關人士稱,該協會已制定了軸承行業的發展規劃,也希望在2020年左右,我國有3~5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有2~3家內資控股企業進入世界軸承銷售額前10名;行業生產集中度達到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