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制造是生產領域的“母機”
發表時間:2009-04-28 08:11:10; 來源:
十大產業規劃中,裝備制造業對很多人而言感到比較陌生。實際上它是國民經濟的“母機”、經濟拉動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昨本報聯合CCTV2的“經濟熱點面對面”欄目,邀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三一重工[23.780.34%]執行總裁向文波,對裝備制造業進行了深入解讀。
歷史上“東芝事件”就與此行業有關 蔡惟慈介紹,從裝備制造業對于國民各個部門的角度來講,它是使其他部門生產得以進行的一個“母機”。 “事實上也是國家技術性和戰略性的產業”,向文波介紹,上世紀80年代發生過個“東芝事件”。因為日本向前蘇聯出口了一臺先進的加工機床,使前蘇聯潛艇噪音大幅下降,美國監聽不到了,釀成一個世界性政治事件。 據了解,體現裝備的技術水平可看“極端制造”,就是可以看極端“大”和“小”。我國目前“大”,比如車床回轉直徑最大能夠達到2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可到90納米――做集成電路制板用的裝備。 占國家GDP10%左右,規劃鼓勵自主創新 蔡惟慈介紹,裝備工藝當中的大頭是機械工藝,機械工藝增加值占到我們國家GDP的8%左右,如果再加上裝備工藝當中有電子裝備和其他的一些裝備,加在一起他估計有10%左右。裝備被列入規劃產業,除了自身對經濟貢獻外,還因為其他九大重點產業能不能實現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裝備制造業能否提供先進裝備支撐。 據介紹,規劃有三個亮點:第一,要依靠國家的重點工程來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第二,要通過加大對技術改造和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基礎機械等環節的實力。第三,要突出結構優化升級。 事關經濟命脈的政策導向,不屬于貿易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