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增長 “御風而行”――――瓦軸集團“調結構、保增長”紀實
風電系列配套軸承、重大裝備配套軸承、特大型精密軸承等市場急需的高精尖產品訂單紛至沓來;平均每天至少誕生3個新產品,其中80%以上是替代進口的高技術產品;風力發電軸承增長了220%,重大裝備軸承增長了56%……瓦軸集團“御風而行”,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軸承集團。
調整產品結構保增長 今年年初以來,瓦軸集團積極實施產品結構調整,加速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一系列為裝備制造業替代進口的高精尖軸承批量快速出產。其中,風力發電軸承增長了220%,重大裝備軸承增長了56%,高精密傳動系列軸承增長了80%,二代卡車軸承增長了72%,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5%。對此,瓦軸集團董事長王路順興奮地對記者說:“現在瓦軸的高精尖產品訂單需求旺盛,供不應求,為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實現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強烈沖擊,瓦軸集團發展的方向、目標沒有改變,即盡快站在世界軸承業的制高點上,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軸承集團。為此,瓦軸集團加速企業技術改造,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措施落實,不斷拓展新市場,贏得了應對挑戰、戰勝困難、保持增長的主動權。 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軸承制造企業,近年來,瓦軸集團加速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建設了瓦軸精密技術與制造工業園,先后引進了法國、德國、瑞典、意大利等國先進的裝備,建成了風力發電軸承、重大裝備軸承、精密軸承、高精密傳動系列軸承等生產制造基地。其中,在風力發電軸承方面,瓦軸集團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軸承生產基地,可生產從750KW到3MW各種機型、涵蓋全國乃至世界的所有風機的配套產品,產品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水平,開始為多家世界知名的風電企業和國內多家用戶批量供貨。重大裝備軸承已經批量為國家的重點工程項目配套,并開始為世界頂級企業批量供貨。 技術改造的全面推進,瓦軸集團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產品研發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由低檔產品向高檔產品、由普通制造向精品制造、由通用產品向替代進口產品的重大轉變。通過實施國家十六項重點領域關鍵技術裝備軸承技術改造項目和兆瓦級風力發電設備零部件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一部分重點領域的高精尖軸承的研發、制造和檢測技術達到先進水平,替代進口的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已成為瓦軸新的經濟增長點。瓦軸精密技術與制造(瓦房店)工業園已基本建成投產,瓦軸精密技術與制造(大連)產業園已經開工建設,第一期項目在今年8月份投產。風力發電軸承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瓦軸集團現已具備為4500臺風機全方位軸承的配套能力,實現了國產化(包括變槳軸承、偏航軸承、主軸軸承、增速機軸承、發電機軸承、驅動減速器軸承),3MW配套軸承批量投放市場,成為世界風電軸承的主要供應商。重大技術裝備軸承項目批量投產,以冷軋板、寬厚板、重軌、大H型鋼100米重軌等產品為代表的大型壓延設備生產線配套的精密軋輥軸承,以及大型水泥設備、港口機械,大型精密機床等配套軸承實現了重點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 內挖潛力 外擴市場 應對金融危機,瓦軸制定的基本對策是:迅速擴大有效市場,集中抓好重大項目,深入挖掘內部潛力,積極尋求機遇擴張,堅定信心迎接考驗。抓住鋼鐵、重型機械、汽車、風電、機床等領域產品的開發,特別是在國產化問題上要快節奏、高效率,盡快實現新的突破,全力擴大市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項目,包括全力抓好風電軸承項目,確保建成世界級的風電軸承研發制造基地;抓好重大裝備配套軸承項目的落實,成為世界前5位的重大裝備軸承研發制造基地;抓好軌道交通配套軸承項目,爭取進入國際市場;抓好新型汽車軸承項目,建設中國最大的汽車配套軸承生產基地;抓好精密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配套軸承研發制造基地建設,全方位替代進口,發展出口;抓好技術創新項目落實,申報和建設國家工業軸承工程研發中心,建成5個研發實驗室,開發50項國際先進軸承技術等。 從年初開始,瓦軸集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速軸承國產化研制,發展高檔次軸承產品進入高端市場,在結構調整中實現目標。二是開展資源效率行動,全面壓縮庫存成品、在制品、儲備資金,全面落實降低成本費用的措施,節能降耗,保證資金鏈的正常運轉,控制和防范重大經營風險,確保四個底線:企業不裁員,員工不減薪,經營不減速,技術改造投入不減少。三是組織技術改造項目實施: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研發中心的建設項目,實施產業技術聯盟的建設項目,實施風力發電軸承擴產項目,實施特大型球面軸承擴產項目,實施精密技術與制造(大連)產業園建設項目。 瓦軸集團公司董事長王路順充滿信心地說:“搶占技術制高點方能‘臨危不懼’,我們要以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軸承產品為突破口,全方位打造國際裝備制造業精密配套軸承研發制造基地,圍繞市場,堅定目標,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軸承集團。”(摘自5月26日《大連日報》 鞠家田 大連日報記者 劉福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