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數控齒輪機產業化助重慶機床轉型
發表時間:2009-06-11 08:50:54; 來源:
5月底,重慶機床集團董事長廖紹華在他的辦公室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大型齒輪機床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按照規劃,重機的齒輪機床產品規格將從2米提高到6.3米。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機床行業的大多數企業很長時間內被指定生產某個品種類型和規格的機床產品,不少企業也因此誕生了各自的拳頭產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為滿足用戶工藝要求,豐富產品結構和層次,向用戶提供成套化、系列化產品和服務,各企業開始擴展產品品種和規格,同時也造成企業間產品種類互相重疊滲透。在這場大浪淘沙的產業調整升級過程中,重慶機床集團緊盯市場需求,立足于發展成套齒輪加工裝備,在成功實現產品數控化轉型后,又提出“大型數控齒輪機床產業化工程”,發出了向大型化轉型的強烈信號。 數控化 時間倒回到1998年,因市場需求總量萎縮和需求結構調整,中國機床行業整體跌入低谷,市場需求大部分集中在數控機床上,而當時中國機床數控化率很低,齒輪機床數控化率更低,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廖紹華敏銳地意識到市場需求的重大變化,果斷提出了“數控機床產業化工程”,要實現年產銷100臺以上數控機床的目標,而當時在重慶機床只有象征性的幾臺數控機床。 經過10年的努力,2008年重慶機床集團數控齒輪機床銷售近500臺,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占齒輪機床銷售收入的54.47%,首次超過普通機床的銷售額。齒輪機床銷售平均單價由2007年的28.88萬元/臺上升到2008年的36.16萬元/臺,數控機床產業化工程初步實現。 重慶機床集團數控化轉型升級很好地滿足了以汽車、摩托車、工程機械行業為代表的用戶需求。一汽、二汽、上汽、陜西法士特、哈爾濱東安等國內主要汽車及變速器制造企業都大量采用了重慶機床集團的數控制齒機床。如中國重型卡車變速器龍頭企業陜西法士特一家就擁有近300臺重慶機床集團的數控滾齒機、剃齒機等數控產品。2006年,重機牌全系列數控齒輪加工機床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同年,該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也榮升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近幾年來,重慶機床集團以“數控機床產業化”戰略為推手,依靠技術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08年取得的多項科技進步獎勵及科技創新成果,就是集中體現。尤其是2008年1月8日,在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重慶機床集團“數控高效制齒機床成套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該企業獲得的當年度機械行業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 大型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數控機床產業化工程告捷后,廖紹華開始思考企業下一步發展戰略。他直覺般的抓住了一點:大型。 2008年,市場充滿了變數。受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的制造業經過了超過五年的連續高速增長后,在2008年的下半年出現了大幅的下滑。機床行業受到的沖擊逐步顯現,普通機床下滑,數控及大型機床需求穩定增長,產品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機床行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而重慶機床集團早在2007年謀劃未來兩年產品發展規劃時,管理層就堅定地提出了大機床開發的思路,為產品進一步轉型升級奠定基礎。之后,該公司從產品設計到技術改造作了一系列的軟硬件準備。 2008年7月,當中國最大規格的大模數數控滾齒機YD31125CNC6進入裝配階段后,重機迅速謀劃大型機床的產業化工程。該公司設立了以總經理為項目總負責人的“大型數控齒輪機床產業化工程”項目組織機構,落實了產品開發、技術改造、生產能力建設、生產管理、市場推廣等責任人,提出將齒輪機床產品規格從2米擴展到6.3米的產品發展目標,正式進軍大型制齒機行列。 2008年重慶機床大型及大型數控機床實現銷售134臺,銷售價值同比增長88%,大型機床產業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08年10月13日,該公司獲得江蘇天山重工4臺YD31125CNC6價值1500多萬元的訂單。這是國內罕見的大型數控齒輪機床批量采購合同,為該公司大型數控機床產業化工程獻上了一份厚禮。 2009年4月6~11日,重機自主開發的加工直徑達3.2米的Y31320CNC6大型六軸數控滾齒機在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上展出,引起了強烈反響,張德江副總理親臨展臺參觀。據了解,其系列產品已成功銷往中國二重、杭州前進、寧波東力、太原重工、山推股份等用戶,為中國風電齒輪加工企業提供了裝備支撐。 按照大型數控機床產業化規劃,重機要實現大型機床銷售收入占比30%以上的目標。 “大型齒輪加工機床是一個空檔,國內也僅有重機等少數幾家生產,這幾年由于風電、船舶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迅速擴容,在數控大型齒輪機床方面,一些國外公司發展得更快,但是我相信,我們有希望迎頭趕上,重機的目標就是在中國繼續保持領先。”廖紹華雄心勃勃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