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乘風前行 圖
2009年2月28日晚,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華銳風電)與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華電集團)簽訂了200臺1.5兆瓦風電機組供貨合同,價值18億元。加上當時中廣核集團與一重集團簽訂的價值12億的CPR1000核島4個壓力容器和12個蒸發器大鍛件合同,成為國務院頒布實施《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后,中國裝備制造行業簽訂的第一個大單。 華銳的喜事還不止這一個,華銳風電生產的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一次性吊裝成功,而且3兆瓦機組也將在今年實現批量化生產和供貨。 華銳風電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華銳風電是個低調的企業,打開網頁幾乎鮮能找到媒體對它的的報道,只有簽單或者布局產業基地時逃不脫鎂光燈的華銳才會出現在大眾視野內。 “于無聲處聽驚雷”,華銳風電短短幾年光景搖身一變已成為中國風電裝備的“執牛耳者”,和東汽、金風科技鼎立于中國風電裝備領域,記者暗自思忖,是什么在給華銳提速? 肩負大型風電裝備國產化重任 “我們用技術、服務、質量和成本的競爭優勢來引領中國風電裝備的發展。”華銳風電董事長韓俊良在“國家能源局風電技術裝備座談會”上提出了自己的發展目標,也用成績證明了這并不僅僅是個口號。 2008年,華銳風電出產1.5兆瓦風電機組1000臺,當年新增裝機1.5兆瓦風電機組935臺,約占當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的22.5%,中國排名第一,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 根據“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我們不僅會實現這個目標,有可能超出這個目標。”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認為。 據韓俊良透露,“2009年我們產能要突破330萬千瓦,1.5兆瓦風電機組要突破2000臺,3兆瓦要突破100臺,每天確保調試完成1臺。今年將樹立一批標桿工程,機組運行率要達到98%-99%。同時在交貨期方面,我們2009年要確保所有業主的交貨在我們的合同范圍之內,能做到全部提前。” 另據記者在會上了解,中央財政安排的能源投資資金給核電風電設備國產化技改資金8億元。其中,風電有三個項目,大連華銳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輪轂等大中型球鐵件項目就占了其中之一,還有瓦軸兆瓦級風力發電設備零部件國產化項目、南高齒大功率風力發電傳動裝置產業化項目,共獲得預算內資金1.625億元。 華銳風電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還攜手中國的風電零部件企業一起為中國的風電技術裝備自主化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