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配套采購呈四大趨勢 技術成核心競爭指標
張毅是浙江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的銷售經理,最近他顯得比較焦慮。7月初,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家采購濾清器的主機廠,在與客戶進行了3、4個回合的談判之后,張毅信心十足地認為這個客戶肯定會被收入囊中,他勝券在握地等待客戶發來訂單的通知。
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7月20日,客戶給他發了一份放棄合作的E-mail,這讓張毅很是郁悶。“我做汽車零部件的國內配套業務有5、6個年頭了,只要是朋友介紹的客戶,基本上是十拿九穩的,像這種事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張毅略顯無奈。 對此,蓋世汽車網總裁陳文凱分析說,與多年前不同,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后,配套采購市場呈現出四大趨勢,如主機廠大量削減供應商數量以提高單一供應商的采購規模,國外品牌整車廠包括日系車已制定了擴大本土供應商開發的戰略,入選全球供應體系的幾率增大,采購日益透明化科學化等。這是競爭導致的必然結果,只靠關系就能進入配套市場的歷史已經過去了。 市場的趨勢變化直接影響到主機廠及一級供應商的采購行為,對供應商也提出了更多苛刻的要求,如供應商的技術開發能力、管理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等。這對中國零部件供應商而言,一方面,將可能導致零部件供應商被納入配套采購體系的進程受阻;另一方面,將會更大地激發零部件供應商對技術、管理、物流配送等體系的關注,從而改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完善體系等。 陳文凱強調,在這些指標中,技術將會成為采購商最看重的核心指標,在他了解到的一些大型主機廠的采購過程中,對技術的要求比過去要明顯高很多。然而,一位蕪湖的零部件供應商表示:“我們與采購商針對技術方面的交流機會非常少,更不必談明了采購商的技術需求了。” 對這一點,張毅感同身受,他坦言:“雖然當前各種各樣的技術交流會也不在少數,但大多是學術界人士純粹理論的探討分析,實用性不強。”今年6月底,他受邀參加2009汽車發動機國際最新技術研討會暨發動機及部件采購配對會后,固有的成見得以改變。 在他看來,這場融國際最新技術研討和采購配對于一體的活動,一方面解決了企業對于技術趨勢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抓住市場采購需求,兩者帶來的效應可想而知,更何況,這是一場直接面對配套市場的高端采購。 本場技術研討會暨采購配對會獲得業界高度關注和認可,研討會嘉賓來自重慶長安、菲亞特動力科技、博格華納、馬勒等,這些全球知名的主機廠、一級供應商在行業內居于領先地位,就小排量發動機的工藝、技術及發展前景等展開深入探討。 包括通用中國、德納、菲亞特中國、南京福特、重慶長安、上海大眾、奇瑞和華普等30家國內外整車廠蒞會集中采購,采購項目高達100余項,120家左右中國供應商到會洽談。 “類似發動機研討會及采購會的模式,我們將一直延續下去,并覆蓋到整個汽車產業。”陳文凱表示。據悉,“2009汽車底盤電子化、集成化應用技術研討會暨底盤及部件專場采購配對會”沿襲了發動機技術研討會模式,將于8月28日在上海舉行。 本場活動仍主打“技術牌”,大會嘉賓更多來自一線企業,如全球知名的主機廠、一級供應商,企業本身在行業內居于領先地位,對整個行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主導作用。“我們的嘉賓既是行業的權威專家,又是先進技術的實踐者。”陳文凱介紹說。 據了解,此類活動聚焦全球先進技術的同時,專注于汽車零部件配套采購領域,還設置了采購配對會的環節,采購項目與供應商之間事先已經經過繁復、嚴格、專業的配對,雙方在面對面洽談前已經進行了高度匹配,有備而來,雙方在現場更多就細節問題進行溝通,容易達成實際的成交目標。 “得技術者得天下”,在技術決定市場的當下,中國零部件企業愈發感覺到了技術瓶頸對于企業的束縛,“要進入新的配套市場,傳統的靠關系路子越來越難走,領先的技術反而是敲門磚。”一家傳統配套企業老總感慨道。 技術領先,行業人脈廣泛,得當的營銷推廣通道,這類有別于傳統企業的新型企業現今正越來越成為市場的“弄潮兒”,成為蓋世汽車網產業研討會及采購配對會上的常客,在諸如發動機技術研討會這樣的高端場合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潛移默化中,中國汽車配套市場正悄然發生變革,這場變革將勢必打破中國傳承已久的配套體系,而更趨全球化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