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鑄、鍛造企業家商討建立產業聯盟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汽車零部件“鍛壓、鑄造、沖壓、電鍍”四個中心的要求,市機械汽車產業推進辦于5月27日召集內江二鑄、內江大千球墨、豐池順鑄造、宏順鍛造、四海鍛壓、碩豐鑄造等重點企業負責人就建設鍛造、鑄造中心,建立產業聯盟等有關問題進行了座談。 會上,機械汽車辦負責人介紹了建設內江鑄造、鍛造中心的基本方案,即:建設占地600畝,投資5.7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精密鑄造件。主要設備全部引進美國、德國、丹麥、西班牙生產的國際先進設備和檢測儀器,擬建七條鑄造生產線,其中四條垂直分型線,三條水平分型線。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我國中部、西部沒有現代化鑄造企業的空白,結束歐美、日外資獨占中國球墨鑄鐵、灰口鑄鐵高端鑄件市場的歷史。擬投資6.75億元,占地400畝,建設年產6萬噸鍛造中心。與會企業負責人對打造“內江鑄造中心”、“內江鍛造中心”表現出濃厚興趣,大家一致認為,建造鍛壓、鑄造中心是內江打造西部汽車零部件基地的基礎工程,是隨著成渝經濟區建設和內江交通樞紐建設的新形勢下,壯大內江工業的科學決策。也是內江鍛造、鑄造行業求生存、思發展、謀壯大的必經之路。介于內江行業內企業的經濟實力、產品結構、技術含量、市場定位及銷售群體等原因,單一企業難以完成項目建設,實現質的飛躍。 針對建設方案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一是項目建設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從設備、技術、工藝、規模等方面必須采用國際先進水平,才能實現高產值、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無污染的目標。 二是科學定位中心主導產品。由于我市鑄造企業產品單一,市場競爭力不強。中心建設后,產品定位為多元化、多品種、高技術含量。應面向市場需求,主攻汽車曲軸毛坯、汽車轉向器、汽車鋼圈、高速鐵路支架、扣件等產品。要以合金鑄件、有色金屬鑄件等高端產品為主體,球墨鑄件為輔,才能有力的增強行業競爭力,實現高附加值。 三是建設鑄造中心研究所。我市鑄造企業大多規模不大且各自為陣,很多專業問題無法處理,導致企業重復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企業建議在我市設立鑄造研究所,以事業單位編制運作或與企業出資聯辦。采取企業、院校、科研單位結合,企業反聘科研所人員,為企業解決技術問題、攻克技術難關、提升產品質量。 四是制定優惠扶持政策。政府應出臺支持鑄鍛中心建設的扶持政策,在資金、稅費、土地、技術資源上明確扶持措施。 五是專業人才培養納入內江職業院校規劃。鑄鍛人才奇缺是內江鑄鍛企業當前最為嚴重問題。建議內江師院、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等應開設鑄鍛(成型)專業。建議機械汽車產業辦率企業到全國各大高校招聘相關專業人才。 六是機械汽車工業協會內部建立鑄造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建立后對鑄造中心建設有著以下作用。一是加強行業內信息溝通。二是建立聯盟,以拳頭產品一致對外,強化核心競爭力。三是協調鑄鍛企業在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的平衡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和市場無序競爭。 七是積極探索中心建設模式:一是整合內江的鑄鍛企業,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集中建設。采取一個中心下多個生產企業的松散型模式。即以現有產品特點劃分功能區。如汽車輪轂生產區、汽車曲軸毛胚生產區、高速鐵路配件生產區等。二是結合招商引資引進戰略投資者,合資合作。共同打造內江鑄造中心、鍛造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