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裝備制造業如何“振興”
“裝備制造業是為各行各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內蒙古經濟信息中心、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包思勤表示,與別的產業相比,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關聯度更高,吸納就業能力更強。 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據了解,自治區關于貫徹國家相應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實施意見正在醞釀中,將于近期出臺。 那么,對于起步較晚的內蒙古裝備制造業來說,國家與地方政府的相關振興規劃與政策意味著什么? 裝備研制自主化 “既是勞動密集型,又是技術與資金密集型。”內蒙古精功恒信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一位劉姓負責人表示,裝備制造業本身的行業特點決定其對國家振興政策的渴求更為強烈。 “尤其在鄂爾多斯市,裝備制造企業的風險是很大的。”該負責人介紹,除了市場風險外,產業工人、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風險也同時存在。 由于風險存在加之起步較晚,上述負責人認為,“總體技術水平不高,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競爭力”;“在很多產品領域,單項技術比較先進,但系統成套能力比較差,成套設備生產能力弱,大量成套設備不得不依賴進口”;“勞動生產率和盈利能力相對不高”等是全區乃至全國裝備制造業的現狀。 而規劃中提出,在2009年―2011年內,國產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穩定在70%左右;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新能源發電設備、高速動車組、高檔數控機床等重大裝備研制要取得突破并實現自主化等六項戰略性目標。 “計劃實施后,裝備制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肯定會增強。”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表示,“技術相對成熟的企業受振興規劃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但對于技術尚處初級階段的裝備制造企業來說,振興規劃將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探索新能源領域 據了解,當前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規劃依托于高效清潔發電、煤礦和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等十項重點建設工程。 而其中的高效清潔發電工程與呼包鄂地區緊密相聯。 “影響可能將主要表現在兩個領域:一個是風電領域,一個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于光軍表示,內蒙古風電行業的發展本身已經具備一定基礎,風電技術較為先進,但風電設備生產技術尚待提升,因此,振興規劃對風電設備生產企業來說將會有新的機遇。 對此,鄂爾多斯市寶風新能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奇椿梁深有其感。 “以前銀行給企業貸款需要依據廠房面積和運行后的具體狀況等一系列指標衡量,”奇椿梁表示,國家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實施,寶風新能源的貸款項目短期內就順利獲批,且額度為投資比例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