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零部件供應商破產特點分析
發表時間:2009-05-25 08:39:38; 來源:
近年來,不斷有歐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申請破產保護,被政府接管或徹底破產清算的消息,而進入2009年以來,此類企業明顯增多。比如:僅5月以來,美國就有Mark IV、Wards、Hayes Lemmerz等供應商申請破產保護。我們簡單分析下歐美零部件供應商破產的特點和原因。 【要聞點評】 1、近期歐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破產(包括申請進入破產保護)密度增大,尤以美國居多。申請破產保護的大多是其本國的資產,而在海外的業務仍正常經營。其本國業務申請破產保護更多的是體現了金融危機對該國(比如美國)汽車業的打擊,在下游的汽車銷量出現嚴重萎靡的時候信貸緊縮,對貸款審查更嚴,逼債更急,所以他們不得不采取破產保護或政府接管的方式,以期能走出破產保護、避免清算。但在克萊斯勒進入破產保護、通用關停更多工廠的形勢下,很多零部件企業的破產保護可能只是多為其爭取一些生存時間而已。 2、除了大環境的原因,這些企業本身的問題也導致他們走向破產,問題歸納起來有: 1)客戶結構較集中或單一;比如德爾福以通用為主要客戶,當通用出現問題時,其破產的風險就隨之加大。 2)市場較集中或單一;比如美國的TowerAutomotive雖然客戶很多元化,但其生產基地和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 3)產品進入門檻低或沒有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創新技術;比如歐美很多沖壓件、鑄造件供應商,他們沒有不可替代性,一些低成本國家的同行比他們更有優勢。 4)被金融投資家所害;有些供應商被一些私募基金買去后,就成了后者在資本市場玩耍的傀儡,企業的經營沒有可持續性,當市場風險加大時,就被投資家無情拋棄,企業也只好步入破產或破產保護。 3、一些本國業務受影響的企業,很多也早就意識到客戶或市場過于單一的風險,所以部分企業從21世紀初甚至更早時候,就開始在新興市場積極開拓客戶(如德爾福),而且在這些市場上仍然保持競爭力。對那些行將破產的企業而言,其中國區業務可以選擇類似上海八佰伴的方式繼續存在:更換新的股東,企業照常運營。 |